污水经处理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水质排放标准才可以排入水体,一些常见的水质指标如下:
1.温度
温度是常用的物理指标之一,许多水的特性和过程都与温度有关,天然水的温度因水源的不同而异。地表水的温度,一般在8-10℃内变化,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30℃。污水处理厂的水温随季节逐渐缓慢变化,一天内几乎无变化。如果发现一天内变化较大,则要进行检查,是否有工业冷却水进入。当曝气池中的水低于8℃时,BOD5的去除率常低于80%。
2.气味
气味能够指示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正常的污水处理常不应该产生令人讨厌的气味,从曝气池采集到的完好的混合液样品应有轻微的霉味。污水处理的进水除了正常的粪臭味外,有时在集水井附近还有臭鸡蛋味,这是管道内因污水腐化而产生的少量硫化氢气体所致。
3.颜色与色度
天然水晶厂出现各种颜色。根据水的颜色可以推测水中杂质的数量和种类。色度则是对天然的或处理之后的各种水进行水色测定的指标。目前,世界各国统一用氯化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的溶液作为色度的标准。
4.浑浊度与透明度
浑浊度是表明水中悬浮的光学阻碍程度,浑浊度的光学阻碍程度不仅与该物质在水中的含量有关,还与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性能有关。因此,各物质在不同存在状态所产生的浑浊度不同,浑浊度的标准单位是以不容性硅在蒸馏水中所产生的光学阻碍作为测量的基础,并以1L蒸馏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所产生的浑浊度为1度。而透明度的意义则与浑浊度相反,它也表明税种杂志对透过光线的阻碍程度。拖把某以白色或和白相见的圆盘作为观察对象,透过水层恰能看清圆盘的深度位置表示为透明度。
5.pH值
pH值反映水的酸碱性质,天然水体的pH值一般在6-9之间,决定于水体所在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饮用水的适宜pH值在6.5-9.5之间。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而某些工业废水的pH值偏离中性范围很远,他们的排放会对天然水体的酸碱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会影响水体的pH值。但由于水体中含有各种碳酸化合物,而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弱酸新发的污水和废水对混凝土管道有腐蚀作用。pH值还直接影响水生生物和细菌的生长活动。pH值通常采用pH酸度计来进行测定。
6.悬浮固体(SS)
SS是指污水中能被滤器截留的固体物质。悬浮固体可以利用重力或其他物理作用与水分离,它们随废水进入天然水体,则易形成河体沉积物。悬浮物的化学性质十分复杂,可能是无机物,也可能是有机物,还有可能是有毒物质。悬浮物沉淀过程中,还会夹杂或吸附其他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等。测定进水和出水的悬浮固体,可以反应污水井初沉池及二沉池处理后,悬浮固体减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