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主要有还田,自然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模式。
1.还田模式
还田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处理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营养盐分解转化为供植物生长利用的有机小分子和营养盐。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地减少了猪场粪便废水的排放,减免了处理过程中的费用,实现了植物营养盐的废物利用;但这种处理模式需要有足够宽广的消纳土地;未经过处理的猪场粪便废水的有机物浓度较高,容易导致植物烧苗和土壤板结;且猪粪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直接进入环境,污染土壤和水体。
2.自然处理模式
自然处理模式一般是利用滩涂,荒地及低洼地带作为稳定塘和人工湿地等的自然处理系统。zui初由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规模化猪场采用,主要是进行废水厌氧消化后的处理。该模式总体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3.生物处理模式
由于厌氧发酵处理能够耐受较高的有机物负荷,并可产生清洁可再生的气体能源——甲烷,其成为了目前规模化猪场主要的废水处理方法。猪场粪便污水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上常用的工艺有:厌氧挡板反应器 (ABR),持续搅拌厌氧反应器(CSTR),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等。厌氧反应器运行的温度范围在25~60℃之间,处理效率能达到 2.9 kg COD/m3·天,在*被广泛应用。在我国,除上述反应器外,半地埋式推流折返反应器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