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印染废水处理设备改进工艺详细说明

印染废水处理设备改进工艺详细说明

  • 发布日期:2018-10-11      浏览次数:688
    • 我国是印染纺织业的*大国,随着印染行业的蓬勃发展,印染废水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印染行业在生产加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洁用水,每加工100米织物,大概要产生3到5吨废水,每年约排废水9.5亿多吨,印染废水排量占总工业废水排量的40%,水量大,而且印染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度大,水质变化大,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成分复杂,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随着我国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我国纺织工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标准对印染废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的废水处理回收比例不断提高等,使企业在废水回收利用方面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印染废水水质变差,一方面更高要求的废水回收率,处理难度加大而要求更严格,这要求我们要勇于对原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进行大胆革新。

      一、国内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企业处理印染废水采用厌氧-好氧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印染各工艺段废水经混合后入厌氧池进行水解酸化。在厌氧池中,印染废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非溶解性有机物质转化成溶解性物质,难被生物降解物质转化易被生物降解物质。经过厌氧池的印染废水然后流入好氧池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该工艺技术非常成熟,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是现在印染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但是,随着近年来化学纤维织物的快速发展、仿真丝的迅速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快速进步,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使其COD浓度大幅上升,大大超过了现有处理工艺的设计处理浓度。而且随着印染废水排水量的增多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现有废水处理的构筑物的有机物负荷已超过了其实际处理能力,导致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出现废水排放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现有工艺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纺织工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标准对的废水处理回收比例的要求。

      二、改进措施的选择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必须以对印染工艺各阶段废水的了解和分析为基础。不同纤维(如棉、丝、毛、化学纤维等)采用的前处理、染色和整理工艺所用燃料和助剂不同,其废水种类和性质也不同。对于棉布类印染工艺废水,其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水洗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都低于1000mg/L,而其废水量达261吨,占总废水量的82.6%,此部分废水污染物浓度低,水量大,回收利用价值大。而退浆废水和煮练废水污染物浓度达到6000mg/L以上,而水量只有55t,只占总水量的17.4%,CODcr产生量占到总CODcr产生量的76.4%,由此可见退浆废水和煮练废水是拉高印染混合废水COD浓度的主要废水。同样对于化纤类印染工艺废水,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预缩漂白废水、碱减量漂白废水和水洗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都低于2000mg/L,水量为200t,占总印染废水量的73.0%,属于污染程度较低,废水量大回收利用价值大的印染废水。而对于预缩废水、碱减量废水、染色废水,污染程度严重,污染物浓度达2000mg/L以上,水量小,特别是碱减量废水,属于污染严重拉高混合印染废水的主要来源。在对各工艺段废水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高低浓度废水分流处理,回收利用水和排放水分流处理的思想,把污染小,水量大的一类废水进行混凝-纳米TiO2光催化-纳滤处理,回收利用,对污染程度高,水量小的一类废水在原有工艺上增加混凝和吸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