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化工制药废水仍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含盐量高、特别是可生化性很差,且生产废水的排放属间歇式排放。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化工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针对化工制药废水的污染性难题,专业人士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等等。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处理效果却不尽相同,运行成本也相差较大。如何对各工艺进行有机的整合,确保处理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运行成本,使工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是化工制药废水处理的关键所在。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指的是在没有分子氧的环境中,利用厌氧菌以及兼性菌的代谢功能,对化工制药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使其分解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水等。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低成本、低能耗、污泥产量小等,缺点是处理过后的水质相对较差,一般都是需要进一步处理才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在我国国内,处理化学制药废水的厌氧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复合床以及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中对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研究相对较多,并且应用也是*为广泛的。其优点是不易堵塞,同时还可以将气、固、液进行一体化分离、污泥颗粒化处理。但是这项工艺还不是十分成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的使用就是将水体中的微生物固定在特定区域内,并且保持微生物原有的生物功能,从而达到反复利用的目的。目前固定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许多种类的化工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比如扑尔敏、四环素、布洛芬等制药废水。此外,固定化技术还可以在SBR法中应用,从而处理氨氮含量相对较高的化工制药废水。
综上所述,化工制药废水的成分十分复杂,并具有毒性高、难降解等特点,因此单一的生化处理方式无法*处理废水。为此,我们就需要根据废水所含物质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预处理工艺,以此来提高化工制药废水的可降解性。之后再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对废水进一步处理,从而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处理工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保护我国的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