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物化法在中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物化法在中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发布日期:2021-08-10      浏览次数:1091
    • 中药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车间, 在洗泡蒸煮药材、冲洗 、制剂等过程中产生。 废水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原药洗涤水, 原药药汁残液 、过滤 、蒸馏 、萃取等单元操作中产生的污水、 生产设备洗涤和地板冲洗用水。污染物主要是从药材中煎出的各种成分, 主要成分为:糖类、蕙醒 、木质素、生物碱 、蛋白质、色素及它们的水解产物。


      中药废水的特点是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悬浮物, 尤其是木质素等比重较轻、难于沉淀的有机物质含量高 ;色度较高 ;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多为间歇排放, 污水成分复杂, 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中药废水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处理难度较大。


      有关中药废水治理技术的报道在国内外均不多见, 根据己有的报道, 中药废水现有的治理方法依然沿用了目前常用的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即:物化法 、生物法和物化一生物法 。


      物化法在中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物化法处理中药废水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工序, 又可作生物法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根据水质的不同, 采用的物理化学法有 :混凝法、吸附法 、电解法、气浮法等。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制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法, 通过投加凝聚剂来降低污染物浓度, 改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常用凝聚剂有聚合硫酸铁, 氯化铁, 亚铁盐类, 聚合氯化*酸铝, 聚合氯化铝, 聚丙烯酸胺(PA M )等, 混凝法在制药废水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中药废水中也有应用。


      郑怀礼, 龙腾锐等人研究了中药制药废水絮凝处理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所选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PA C), 聚合硫酸铁(P FS)、以及自制聚合硅酸硫酸铁(P FSS)等 。研究结果表明:PF SS 较PAC 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PFSS 更适合该类废水的治理 。所用絮凝剂都存在一最佳投药量 :PF SS 、PAC 为 80 ~ 100 m g/L , 液体PFSS 为 1 .0 m L /L 。有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对PFSS 、P AC 可增强絮凝处理效果, 而对PFSS 则效果不明显:水温在 20 ℃~ 40℃时对絮凝效果影响不大 , pH 值是影响絮凝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用纯碱或石灰调至碱性范围, 可提高处理效果。


      (2)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相物质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制药废水处理中, 常用燥灰或活性炭处理维生素 、双氯灭痛、 中成药等生产中产生的废水。 受吸附剂的粒径、表面以及结构等的影响, 经吸附处理的废水COD 去除率一般在 ~ 40 , 色度的去除率则可以达到 80 左右。


      (3)气浮法


      气浮法也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 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其中化学气浮法应用较多, 使用于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废水预处理。中药废水采用化学气浮处理后, CO D 的去除率可达 50 , 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达 80 以上。尽管气浮法投资少, 能耗低, 工艺简单, 维修方便, 但不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 需要用其他方法进一步处理。


      除了上述物化法, 还可用反渗透法、吹脱法、电解法等处理制药废水。这些物化法能去除部分 COD , BOD , SS , NH 3 -N , 改善废水的物理化学性状, 常作为生物处理方法的预处理工序。


      目前我国利用物化法处理中药废水的实例很少, 其原因就是物化处理成本高, 劳动强度大, 极易引起二次污染, 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方法, 这体现出该法的局限性。

      3e02942e46e61e341e79d696a17306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