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厂废水处理设备是否值得推广和使用,这要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污水处理效果,如果能达到,肯定会有很多豆制品厂业主采用这种设备。如果没***果的话,肯定不值得推广和使用。豆制品废水是一种高浓度***废水,其COD、BOD5 高至上万毫克每升,且水量大,主要有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压滤水、各生产工艺容器的洗涤水、地面冲洗水等。豆制品废水的排放相对集中,水量和水质不均匀,***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较难处理。有毒有害物质很少,可生化性好,适用于生物法处理。对于这类废水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具有剩余污泥量少、设施所占空间小的优点;但只通过厌氧处理,很难达标放,因此一般都会采用厌氧 好氧处理的方法。二者结合,既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对于豆制品废水的处理,国外从60 年代开始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国内70 年代以来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研究和应用多的是厌氧与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1、UASB组合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 北京某豆制品食品工业公司年产1.5 t各类豆腐、2000 t豆制品和10000 t豆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浓度***废水,决定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900 m3/d的废水处理厂。废水主要由泡豆水、黄泔水及洗涤器具的废水组成。其中,高浓度废水的COD为12000mg/L,BOD5为6000 mg/L,SS为1500 mg/L,pH为5~6,水量160m3/d;低浓度废水COD为2500 mg/L,BOD5为1200 mg/L,SS为1000mg/L,pH为6~7,水量740 m3/d。 本工艺针对豆制品生产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SS高、易酸化、易产生污泥膨胀等特点,采用UASB-SBR-砂滤-生物活性炭过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工艺中贯彻了分质分流的原则[6]。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COD≤60mg/L,BOD5≤20 mg/L,SS≤50 mg/L,pH为6~8.5,达到《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试行)》中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二级标准。 2、酸化水解-厌氧消化处理工艺 杭州市红光豆制品厂生产豆制品10 t/d,是杭州市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高浓度***废水系豆制品加工中生产,COD高达24000 mg/L,BOD5为10800 mg/L,SS为12000 mg/L,pH为5,水量80 m3/d;低浓度废水系大豆浸泡、洗涤及卫生冲洗时排出,COD为400 mg/L,BOD5为180 mg/L,SS为550 mg/L,pH为6,水量250 m3/d。 根据豆制品废水的特点及经处理后的废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要求,对高浓度废水采用酸化水解-厌氧消化处理工艺[9],充分利用其能耗低、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并能产生沼气等特点。高浓度废水经酸化水解-厌氧消化后,出水与低浓度废水混合,泵入城市排污管网。水解酸化池的设置,把复杂且难降解、大颗粒的***物水解成易降解的简单***物,大大降低废水中的SS含量,与此同时使pH有所提高,以减少废水对厌氧消化的冲击。处理工程经过近2年的运行,处理效果稳定且达到和超过设计指标,处理设备和装置运行正常,在低投入、低成本下运行。 3、 UASB-A/O工艺 河南省内规模***的以生产经营豆制品为主的食品企业,日产各类豆制品10t,目前主要产品有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黄泔水、泡豆残余水、豆渣漂白废水,质量浓度高达20×103~30×103 mg/L,水量较小;另一部分废水来自设备清洗工段。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300m3/d,进水综合水质COD为8850 mg/L,BOD5为4880 mg/L,NH3-N为600mg/L,pH为4~5,出水水质COD≤150 mg/L,BOD5≤30 mg/L,NH3-N≤25 mg/L,pH为6~9,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豆制品废水排水时间较集中,水量和水质不均匀;SS质量浓度较高,厌氧条件下易在废水表面形成浮渣层;车间出水温度较高,废水***易*败酸化,废水pH一般在4~5左右[12]。针对废水上述特点,预处理采用气浮工艺去除浮渣并且设置调节池缓冲水质水量,生化处理采用UASB A/O工艺去除废水中的***物和总氮,出水各项指标达标排放。原水悬浮物浓度高,在进入UASB之前必须去除大部分悬浮物,以减轻对其可能产生的冲击;原水pH低、挥发性酸含量较高(VFA为1800~3000mg/L),在进入UASB前调节pH和碱度;采用内循环UASB反应器,出水部分回流到废水系统,提高UASB反应器对进水水温和污染物的适应能力,强化进水与厌氧微生物接触,提高厌氧处理效率。该工程各项指标达到并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的特点,有较高的行业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