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造纸厂废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处理方法

造纸厂废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处理方法

  • 发布日期:2021/8/3      浏览次数:279
  • 提 供 商: 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JPG
    图片类型: JPG 下载次数: 38
    资料类型: JPG 浏览次数: 279
    相关产品:
    详细介绍: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造纸废水属于难处理废水,并且会产生造纸黑液,黑液中含有木质素、纤维素、挥发性有机酸等,有臭味,污染性很强。

    造纸工业使用木材、稻草、芦苇、破布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煮而分离出纤维素,制成纸浆。在生产过程中,最后排出原料中的非纤维素部分成为造纸黑液。黑液中含有木质素、纤维素、挥发性有机酸等,有臭味,污染性很强。


    一、造纸废水分类


    制浆造纸废水大致可分为:制浆蒸煮液、洗涤废水、漂白废水和纸机白水等。碱法纸浆蒸煮废液,又称“黑液",是制浆厂的主要污染源。


    二、造纸废水主要成分


    制浆造纸废水的成分很复杂,其组分不仅取决于纸浆的方法,也取决于所产品种和原料种类等多种因素。


    造纸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主要来自备料工段的树皮、草屑、泥沙以及随水排放的炉灰、矿渣、制浆造纸各工序流失的纤维、填料等;废水中BOD主要来源于制浆蒸煮工序,如纤维素分解生成的糖类、醇类、有机酸等。


    在化学浆中,蒸煮废液的BOD5发生量占80%以上;废水中的COD和着色物质主要来源于制浆蒸煮工序的木素及其衍生物;废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有蒸煮废液中的粗硫酸盐皂、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如二氯苯酚、氯邻苯二酚等),还有微量的汞、酚等,但通常这些有毒物质的含量甚微,其中关于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的毒性和“三致"作用,在发达国家中已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


    三、造纸废水处理


    物理化学方法:


    在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中,物理化学法具有治理快、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一般采用的方法包括:高级氧化法、絮凝沉淀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


    1、高级氧化法


    高级氧化法(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简称AOPs)又称深度氧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技术。在氧化剂、电、声、光辐照、催化剂等作用下产生氧化能力*(其电位2.80V,仅次于氟的2.87V的[-OH]再通过[-OH]与有机化合物间的加成、取代、电子转移、断键、开环等作用,使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物质,甚至直接分解成为CO:和H:O,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对有毒污染物破坏*、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易操作等优点,并被广泛应用于有毒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如制药、精细化工、印染等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已经逐渐成为难降解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


    根据产生自由基的方式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Fenton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声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湿式氧化法等。


    2、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是由絮凝剂形成的聚合产物,通过一系列作用,对水中悬浮、胶状的大分子质量污染物去除的方法。对于制浆造纸废水的三级处理,此法已有广泛应用。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用絮凝-电浮选连续处理造纸废水,废水的CODcr可从1416mg/L降至48.9mg/L。


    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质和溶剂分隔开,使一侧溶液中的某种溶质透过膜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剂的目的。


    管运涛等采用传统的两相厌氧工艺(BS)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系统(MBS)处理造纸黑液配置废水,结果表明,系统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3.1,高于BS系统(48.6%),且在厌氧污泥活性及运行稳定性方面优于BS系统;在COD负荷为6kg-(m3-d)-1时MBS酸化率为20.1%,酸化水平为7.5%,略优于BS系统(分别为7.0%和5.0%)。

    6 (1).jpg